从“两微一端”到新媒体矩阵
“两微一端”是指微博、微信和客户端。 在早期的媒体融合发展中,基于传统媒体矩阵发展起来的“一端”一直被视为“核心”,而微信、微博则被视为“核心”。 被认为是“侧翼”。
随着社交媒体格局的更新变化,“核心+侧翼”的布局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新媒体的要求。 不少传统媒体开发的客户端不再局限于“自有媒体”,专注于特定内容的新闻客户端不断推出。 “一个核心、多平台”逐渐成为媒体共识,媒体产品也逐渐形成矩阵。 该核心扩展的方式之一; “多平台”是指“两微端”等新媒体渠道; 平台上的“小矩阵”既是“大矩阵”的本质,也是“两微一端”的拓展和深化。
新媒体矩阵的概念
在数学中,矩阵是一组排列成矩形阵列的复数或实数,它起源于由方程组的系数和常数组成的方阵。 新媒体矩阵借用了“方阵”的概念,指的是在社交媒体环境下,运营者在单一自媒体平台上开设多个不同名称的账户,或者在不同的自媒体平台环境下开设单独的账户进行运营。 还与客户端结合,形成一致的外部新媒体账号方阵,实现相似信息的多渠道传播,以及不同渠道的多层次吸粉效果。
横向来看,新媒体矩阵中的自媒体账号来源广泛,个人和机构账号均可通过申请开设。 纵向来看,个人或组织可以在同一平台开设多个账户,其中以微博和微信最为流行。 新媒体矩阵的形成意味着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具有更大的主观交叉性,发布者出于自身诉求,利用矩阵方式实现信息传播的最大效果。
各个地区早期的媒体矩阵结构都比较成熟。 大多以党报为主,生活类报纸为辅,行业特色较强的报纸或杂志为辅。 后来,官方新闻网站出现了。 这种传统的媒体矩阵经过长期的磨合,已经形成了极大的默契。 在新媒体环境下,“新媒体矩阵”的概念应运而生。 会员成为网络账号、网络运营平台、新闻客户端等,成本更低,信息传播更灵活。
打造新媒体矩阵的价值和意义
1、内容定位与服务定位相结合。
传统媒体打造新媒体矩阵,成功地将服务与内容结合起来。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矩阵传播中,以传播内容作为分发的标准。 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可以帮助受众获得他们想知道和应该知道的信息,满足受众对内容“不同口味”的需求,并且受众在选择不同媒体和不同内容方面也具有很强的自主性。内容。 与此同时,新媒体矩阵也倒逼传统媒体生产和传播优质内容。 要发挥新媒体矩阵的影响力,必须有充足的优质内容存量,否则难以支撑矩阵传播体系。
2、传统渠道与矩阵渠道的补充。
“任何一种后继媒体都是对过去某种媒体功能的补救、补救和补偿。” 从这个意义上说,新媒体矩阵已经成为传统大众传播渠道的“补充媒介”。 。 基于多元化内容传播的新媒体矩阵,既延续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,又满足了公众信息的及时性、便捷性需求。 传统的“纸媒体”和“视频媒体”虽然在很多方面比新媒体逊色,但在内容深度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。 因此,新媒体矩阵的打造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辅相成。 新媒体矩阵也摆脱了“两微一端”的固有模式,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社交媒体的多元化功能。
3、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的结合。 调查数据显示:“两微端”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。 多平台连接的矩阵传播体系,其形成的集群效应和传播覆盖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。 传播的覆盖带来影响力的提升。 依靠各传播平台之间“串联互动”形成的报道广度和深度,传统媒体新媒体矩阵能够快速抢占舆论制高点,把握舆论走向,尤其是在舆论领域微博和微信。 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。
新媒体矩阵发展中的问题
首先,新媒体矩阵的内容“同质化”、“空心化”。
新媒体矩阵的传播以内容和受众定位为基础,在不同的平台、针对不同的用户发布不同的内容。 然而,在新媒体矩阵的实际运作中,同质化现象十分猖獗。 “传统媒体人拆分长篇报道来完成微博任务;内容相似率非常高。” 《2017虚假新闻研究报告》指出,“社交媒体仍然是虚假新闻的温床”,多家传统媒体在这份报告中被点名。 作为传统媒体融合传播的“主阵地”,“两微一端”应该是新闻专业精神的延续,而不是“空洞”新闻的助推器。
二是平台间协同不够。
以《人民日报》为例。 @人民日报的微博由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微博运营办公室负责,其旗下的其他多条微博均独立运营。 就微博这个“小矩阵”而言,各个账号之间协作存在的“鸿沟”必然会影响矩阵的传播。 此外,不同部门负责不同平台、独立运作,很容易因“矩阵”之间缺乏协同作用而导致差异化沟通失败、信息内容冗余。
第三,新媒体运营仍依赖“内容+广告”的变现模式。
传统媒体除了依靠拨款和自筹资金发展新媒体外新媒体矩阵,广告是其主要收入来源。 依靠“内容+广告”的变现模式可能会导致内容质量不佳、用户体验下降,进而影响新媒体矩阵的整体布局和传播效果。 如何通过新的盈利模式获得收入、解决“后顾之忧”,是新媒体矩阵未来发展的关键。
新媒体矩阵发展对策
首先,把握内容和受众定位,缩小传播范围。 从某种意义上说,受众定位和内容定位是一致的,两者相辅相成。 只有做好内容定位,才能明确受众。 能否满足受众的“应该知道、需要知道、想知道”也是判断内容定位是否准确的标准之一。 同时,在注意力稀缺的新媒体时代,差异化传播也是新媒体矩阵的传播方式之一,这也与内容和受众的定位密不可分。
其次,健全中央厨房机制新媒体矩阵,协调沟通。 新媒体矩阵并不是简单的“两微一端”,集群效应才是它的优势。 中央厨房的建立是发挥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,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“互联”的重要环节。 同时,微观层面的协作也非常重要。 例如,在不同的分发平台上,不同新闻事件的不同角度呈现、不同账号之间的“转播”,都是协同工作的必要措施。
再次,借鉴内容付费的形式,“开源补短板”。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,内容付费市场潜力巨大。 传统媒体方面,财新传媒于2017年11月开始全面推行新闻付费。因此,未来新媒体矩阵的发展,更应该在“开源”上下功夫。 只有有了经济保障,新媒体矩阵才能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,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引导力和影响力。
新媒体矩阵是流量神器吗?
新媒体矩阵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出的概念。 它更像是建立在其他新媒体平台上的各种帐户。 它是传统媒体向新技术、新媒体靠拢的战略,是信息传播的平台。 渠道方面,一旦媒体注册账号所依托的某个平台未来难以发展,流量减弱、消失,那么这个矩阵中的一员也将被稀释、消失,使得新浪、快手、抖音、搜狐一一商场而言,新媒体矩阵无非就是某个媒体品牌在这里租个门面,架起高音喇叭,大声喊叫。 但来来往往的顾客(新媒体用户)是否会注意到扩音器的内容取决于多种因素。 这里的关键是广播的内容、广播的方式、观众所处的环境、接收的方式。
之所以把传统媒体比作扩音器,是因为这个商场是开放的,任何人都可以进来租一个门面,或者在自己的门前放置一个扩音器大声宣传。 这个时候,媒体面临的情况不是和自己的同行竞争,而是和在这个商场里有存在或者有扩音器的商家竞争。 这些出现的都是一般的非媒体营销账号和自媒体账号,有的账号甚至代表了实体经济,比如奢侈品店、一般鞋店、网店等等。 借助新媒体矩阵,这些机构甚至可以完全摆脱传统媒体的广告作用,自行构建新媒体宣传体系。 他们本身有经济能力,他们也可以干预媒体播放的内容并发表自己的观点,而且在搜索引擎上,他们甚至可能有优势,因为他们不需要对真实性负责,没有什么困难。面试过程,而且成本低,他们是一群依靠新媒体崛起的营销团队,他们对搜索引擎优化的了解甚至比媒体还要好。
那么,新媒体矩阵真的是流量神器吗? 这个回答需要问主体是谁。 对于一般营销机构来说,答案是肯定的,但对于大众传播机构来说,答案却不一定。 如何让新媒体矩阵成为传统媒体的流量神器,需要媒体拓展视野,注重信息营销,掌握新媒体的技术规则。
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,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矩阵传播应该说是硕果累累。 但值得注意的是,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矩阵是建立在各种商业新媒体平台之上的。 同时,新媒体环境快速发展,矩阵式布局也不是万能的。 因此,对于传统媒体来说,打造新媒体矩阵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帮助传统媒体实现转型升级,而是积累和培养面对新挑战时突围的经验和能力。 这是关键。
暂无评论内容